帝国主义化的互联网——互联网产出萎缩的根本原因

保持思考! 保持活跃!

转自 黎想的博客 思维硕果 严防丢失

先来道开胃菜:论坛与微博的差别

现存网络社区基本分为两种形式:论坛与微博。

论坛里,用户开出一个帖子,然后其它用户在这个帖子下进行公共讨论。在这种形式下,内容与用户的关系并不如微博那样紧密。因此,我们说:论坛,是面向观点的社区系统,更偏重观点本身而非观点的发布者。

与之相对地,微博系统,其实就是增加了转发、点赞与关注功能,并将内容本身弱化的博客系统。在一个典型的微博中,用户关注一个博主,然后再接收该博主的内容推送。在“现代化”的微博系统中,运营方还将使用算法推送其它博主的内容,但用户关注始终是重要推送判据、始终是微博展现内容的主要成分。因此,我们可以说,微博,是面向人的社区系统,更偏重观点的发布者而非观点本身。

这些东西,这篇文章应该讲得比我清楚很多,最好直接阅读它,而不是就听我只言片语:

《我对微博客的理解》 by 无影人

那么我进入正题:我们的言论自由,以及言论自由的推广,或者说,我们的数据权利,为什么不能得到保障?为什么中文“互联网”,甚至世界互联网的产出都在萎缩?

知乎有个问题:

答案们普遍都只能看到表象,只能看到言论管控、限流、平台争斗,却没有看清楚背后的本质,即“互联网”与互联网均已进入垄断阶段,或者说,帝国主义阶段。

稍有“互联网”经验的人都清楚,在绝大多数时候,所谓的用户,对其产出的内容,都没有所有权,因为平台方掌握、控制了一切。在现代的平台-用户框架以内,内容一经用户发布,用户就失去了对其产出的最高权限,而只保留“经审查的修改”等少部分权限,与之相对地,平台对内容可以说有最高权限,包括但不限于引流、限流、删除、修改、再分发。比如中国互联网时代前中期,B站用户为B站产出了大量内容,而在2018年8月开始的风暴中,这些内容被悉数削除或限流。前些日子,百度贴吧突然不允许访问2017年以前的内容,而百度贴吧有价值内容产出的黄金时期却正好就在2017年以前。对于这些内容,百度说屏蔽就屏蔽,说不放出来就不放出来,甚至至今对前因后果语焉不详。无数经典就此毁于一旦。

对于用户的数据权利,唯有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能提供差强人意的保护,其声明了许多我们可以说是闻所未闻的数据权利,包括但不限于访问权、更正权,尤其是可携权,即:用户在需要时,有将自己产生的数据取出并转移的权利。可以说,不是《通用技术保护条例》,我甚至不知道我可以有这些权利。

某些国家通过一部类似GDPR的法律的可能性近乎为零。强有力的中后期资产阶级专政,不会允许资产阶级的权利受侵犯。资产阶级法权同样渗透在互联网的相关法规中:事实上,它只保护平台占有数据的权利,却不保护用户占有数据或浏览数据的权利。特别地,在某些国家言论管控的大背景下,官僚垄断资产阶级与互联网垄断资产阶级有意无意地结成罪恶的同盟:互联网资本家们负责纵横捭阖、以经济手段挤垮小平台,将流量集中在几个寡头身上,垄断用户与数据;官僚资本家们负责翻云覆雨、以行政手段关停小平台,将流量集中在几个寡头身上,让寡头垄断用户与数据。

对于千方百计垄断下来的用户与数据,官僚资本家和互联网资本家们各自有各自的用法:官僚资本家利用垄断得来的用户与数据辅助资产阶级专政,而互联网资本家们则利用垄断得来的用户与数据为自己谋取利润,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对数据,抑或用户,有些许的“尊重”。

而互联网寡头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在种种因素的要求下,他们纷纷开始水平整合、垂直整合,大搞名为“生态链”的康采恩甚至托拉斯,画地为牢,宰割山河,互联网或者“互联网”这个概念已近摆设,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厂商自己的圈子,它们不对外开放,也不对通用搜索引擎开放——搜索引擎也被整合进了“生态链”中,成为专用搜索引擎,生态链的一环。举个例子,百度会在搜索结果里优先推荐自己的“百家号”,而微信公众号内容不可被微信以外的搜索引擎检索。

从以上几点,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互联网的垄断组织已经形成并确立,我们可以说,互联网与“互联网”,已经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也即帝国主义时代。高强度的审查、对流量的争夺、用户权利的损害、平台的膨胀,所有的一切,都是这个帝国主义阶段的副产物。

我在别的地方说过,现阶段的生产关系压根配不上互联网这样的生产力。于是旧的生产关系会扼杀、会异化先进的生产力,在以前是封建生产关系抑制工业生产力,在这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挠互联网生产力。工业党们那形而上学的生产力-生产关系观,在这里,不攻自破。


二维码

updatedupdated2021-12-152021-12-15
€更改头图行动